
種名:芒萁
學名:Dicranopteris dichotoma (Thunb.) bernh
別名:小里白
花期:
生態性狀:喜光植物
觀賞性分類:其它
科:里白科 屬:
芒萁分布于長江以南,西南及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和甘肅南部。大量生長于酸性紅壤的山坡上,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。
芒萁形態特征
芒萁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 根狀莖橫走,細長,褐棕色,被棕色鱗片及根。 葉遠生,葉柄褐棕色,無毛;葉片重復假兩歧分叉,在每一交叉處均有羽片(托葉)著生,在最后一分叉處有羽片兩歧著生;羽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,長20~30厘米,寬4~7厘米,先端漸尖,羽片深裂;裂片長線形,長3.5~5厘米,寬4~6毫米,先端漸尖,鈍頭,邊緣干后稍反卷;葉下白色,與羽軸、裂片軸均被棕色鱗片;細脈2~3次叉分,每組3~4條。 孢子囊群著生細脈中段,有孢子囊6~8個。 生于林下或山坡酸性土上。
芒萁生長習性
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。喜光;喜溫暖、濕潤及半陰的生境。能自成群落,當森林因火燒或其他原因遭毀后,能迅速成為優勢樹種。是貧瘠土壤疏林下良好的地被植物。對水土保持具一定的作用。
芒萁栽培繁育
繁殖以分株為主,于春季新葉抽生前將帶有2~3片老葉的根莖切斷,栽植后,另成新株。穴內施以基肥,栽后充分澆水。待抽生新葉后,任其生長。
芒萁主要病蟲害
芒萁園林用途
芒萁在貧瘠的疏林下生長良好,在荒林地能形成平整、稠密的地被、其翠綠的羽葉充滿勃勃生機,使人賞心悅目。可應用于建筑周圍的環境綠化,特別適合用于別墅式花園、高速公路兩側坡等的綠化。
更新時間:2021-2-3 0:50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