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名:醉魂藤
學名: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
別名:野豇豆、老鴉花、對葉羊角扭
花期:
生態性狀:耐陰植物
觀賞性分類:其它
科:蘿藦科 屬:醉魂藤屬
產屏邊、景洪、思茅、勐臘、普洱、勐海、富寧、巍山、金平等地;分布于四川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。印度、尼泊爾也有。
醉魂藤形態特征
攀援木質藤本,長達4米;莖有縱紋及二列柔毛,老漸無毛。葉紙質,寬卵形或長卵圓形,長8—15厘米,寬5—8厘米,頂端漸尖,基部圓形或闊楔形,幼嫩時兩面被微毛,尤以葉背脈上為多,老漸無毛;基出脈3—5條,下面凸起成翅狀,側脈每邊3—4條;葉柄扁平,長2—5厘米,被柔毛,頂端具叢生小腺體。傘狀聚傘花序腋生,長2—6厘米,著花10—15朵;花序梗粗壯,被毛;花梗長1—1.5厘米,被微毛;苞片和小苞片卵形;花蕾卵圓形,頂端鈍;萼片卵形,長和寬約1毫米,內面基部有小腺體;花冠黃色,直徑1厘米,外面被微毛,內面無毛,花冠筒長4—5毫米,花冠裂片在花蕾時頂端彼此粘合,開花時成鑷合狀排列,裂片三角狀卵圓形,長和寬4—5毫米;副花冠從合蕊冠伸出平展于花冠上,副花冠裂片成長舌狀,基部狹小,頂端鈍;花粉塊近方形,直立,內角頂端有膜邊,花粉塊短而粗,著粉腺紫色,菱形;子房長圓形,無毛,柱頭平頂,基部5棱。蓇葖果雙生,線狀披針形,長10—15厘米,直徑5—10毫米,外果皮灰色,無毛;種子寬卵形,長約1.5厘米,寬1厘米,深褐色,頂端種毛長3厘米。 花期4—9月,果期6月至翌年2月。
醉魂藤生長習性
生于海拔800—2000米山地林中或山谷水旁林中蔭濕處。
醉魂藤栽培繁育
醉魂藤主要病蟲害
醉魂藤園林用途
更新時間:2021-2-3 3:07:18